索引号 11370832004235261F/2019-02309 成文时间 2019-07-17
发布机构 梁山县文化和旅游局 组配分类 活动信息
成文日期 2019-07-17 废止日期
有效性
梁山县文化事业发展概况

发布日期: 2019-07-17 15:02

浏览次数:

分享

 

近年来,在上级业务主管部门的关心支持和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县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得到了快速发展。

一、优秀传统文化弘扬发展有新突破。2015年,我县5处民间文艺场馆被公布为山东省首批“乡村记忆”工程文化遗产。梁山县博物馆馆藏各类文物11624件套。全县各级文物单位共60处,其中国家级文保单位1处,省级文保单位9处,市级文保单位10处,县级文保单位40处。大运河梁山段成功申报为世界文化遗产。对马氏家祠、岳家大院、法兴寺遗址进行保护修缮。我县有省级非遗项目名录6项;市级非遗项目名录37项;县级非遗项目名录135项。每年组织我县各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进行多次展演展示。

二、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有新成绩。占地353亩、建筑面积4万多平方米、投资5亿元的县文化中心7个场馆即将全部建成,大剧院提前建成并投入使用。乡镇综合文化站全部建成达标;村居文化广场实现了全覆盖;全县村居综合性文化中心通过了达标验收。县文化馆成功创建国家一级馆。图书馆、文化馆总分馆制建设稳步推进。

三、文化惠民活动有新起色。近年来,每年购置书籍,对全农家书屋进行了提档升级。坚持每年为每村送一场传统大戏;每月为每村送一场公益电影;每年为中小学生放映爱国主义影片,为老年人、低收入人群及进城务工人员免费放映电影700余场。新创大型廉政历史剧《夫妇双清》,入选山东省艺术节展演优秀作品。县文化馆主创的《免彩礼》移风易俗小戏在各乡镇巡回演出,受到社会各界一致好评。文化馆每年组织开展群众文体活动100余次。平均每周举办一次儒学讲堂、文化大讲堂等公益性讲座。群众对文化的满意度多年来位居全市前列。

群众文化生活丰富多彩。通过文艺骨干培训活动,组建的1200余支农村文艺演出队伍活跃在广大农村,开展了形式多样的群众性文化活动。乡镇(街区)综合文化站每年组织开展群众文体活动30余次,村(社区)有1-2个文艺团队常年坚持开展文化活动。文化馆每年至少组织开展2次全县广场舞大赛,成立了全市第一个广场舞协会。图书馆每年坚持开展全民阅读活动。

四、文化市场、文化产业有新繁荣。文化市场运行安全有序、健康向上发展,文化市场管理规范。全县共有各类文化经营场所260家,其中网吧41家,电子游艺场所1家,歌舞娱乐场所17家,演出团体20家,音像店2家,图书零售104家,图书批发企业47家,印刷厂20家,包装装潢企业8家。进一步完善规范行政许可工作,积极践行“一次办好”改革创新工作。积极做好安全生产和市场日常监督管理工作。

投资20亿元规划建设了3000余亩的文化产业园。成功举办了两届中国教育图书信息化产业高峰论坛,教育图书产业正在向数字信息化转型。文化产业园被命名为中国图书出版发行基地、国家出版创意产业基地、山东版权保护示范基地。出版发行印刷企业达100余家,发行60余个品牌,涵盖了15000多种单品,年承印量近200万令纸,从业人员30000余人,发行量占全国的30%,去年图书销售达165亿码洋。设有国家出版产品质量检测中心梁山监测站。


信息来源: 梁山县文化和旅游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