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11370832004233039B/2024-01926 | 成文时间 | 2024-05-22 |
发布机构 | 梁山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 | 组配分类 | 通知公告 |
成文日期 | 2024-05-22 | 废止日期 | |
有效性 |
第十七期
发布日期: 2024-05-22 09:11
浏览次数:
梁山县中心测报点 2024年5月22日
积极开展方翅网蝽的防治工作
一、形态特征
成虫:乳白色,长3.2—3.7毫米,体宽2.1—2.3毫米,
腹部肥大,末端圆锥形,雄虫体形稍小,腹部较瘦长,腹末有1对爪状抱握器。头顶及体腹面黑褐色,前翅近长方形,其前缘基部强烈上卷并突然外突足和触角浅黄色,足细长,腿节不加粗;触角短于前胸背板,前胸背板盘域平隆。
若虫:有5龄,老熟若虫体长1.65—1.87毫米;宽0.88—1.08毫米,头兜半球形,中胸小盾片黄白色,有1对单剌突,前翅前端为褐色,后翅为黄白色,腹部黑褐色,侧缘黄白色,背面中央纵列4枚单剌。
卵:长0.4毫米,宽0.2毫米,茄形,顶部有卵盖,呈圆形,褐色,中部稍拱突。
二、生物学特性
在山东一年发生5代,方翅网蝽繁殖能力强、扩散速度快、危害程度严重等特性。越冬成虫于4月中、下旬开始取食活动,产卵于叶背的主脉或侧脉,至5月初卵孵化,5月中、下旬为第1代若虫为害盛期,该虫10月中下旬开始以成虫越冬,越冬场所主要是主干或主侧枝的树表翘皮。方翅网蝽以成虫和若虫群集在叶背面刺吸汁液为害,导致叶片组织失水。危害严重时,会引起树叶枯黄和脱落。该虫的发生危害还会诱发溃疡病和炭疽病,对悬铃木的正常生长会带来更大的危害。
据调查,在黄兴路、蒙馆路、城区、部分绿化村庄和苗圃地的法桐上发生方翅网蝽虫情,目前,方翅网蝽主要处于第二代若虫期,还有部分第一代成虫存在。请有关单位认真调查虫情,积极做好防治工作。
三、防治方法
1、用5%吡虫啉乳油1000倍液或5%啶虫脒1000-1500倍;喷药要细致均匀,10-15天喷一次,连续喷2-3次。
2、喷烟雾防治。苗圃地或片林郁闭度在0.7以上时可用喷烟雾防治。农药比例:1份敌敌畏+1份高效氯氰菊酯+4份柴油。用药时间上午9:00前和下午16:00后。
附:方翅网蝽成虫和若虫图片(2024年5月22日拍摄)
相关附件:林木有害生物情报第十七期(积极开展方翅网蝽的防治工作).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