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季防诈骗预警】高考过后谨防诈骗,预警指南请你查收

发布日期: 2024-06-28 11:05

浏览次数:

分享

一、高考过后谨防诈骗,预警指南请你查收


高考结束后,查分数和报志愿问题就要成为每个家庭的聚焦点了。一些不法分子也动起了“歪脑筋”,借高考散布虚假信息,布下重重陷阱,如:“高考提前查分”“内部指标”“修改成绩”……为此,丹寨县反诈中心整合梳理了部分涉及高考及假期活动的相关骗术防骗内容,提醒广大考生和家长通过官方渠道查询分数、录取情况等信息,事关高考录取及假期出行活动,须提高警惕,谨防上当。

二、查分阶段要注意的“两骗”“一篡改”有哪些?

1.教育补贴诈骗

此类骗术在高考后的一到两月内易高发。通常情况下,不法分子会冒充教育部门工作人员以向考生发放助学金、减免学费、办理助学贷款,谎称帮忙申请助学金、高考补贴等为由实施诈骗。考生及家长信以为真,汇款给对方,后来发现根本没有这回事。

警方提醒:

当接到自称高校、教育、财政等工作人员的电话、信息,要发放“国家助学金”“返还义务教育费”“助学扶助款”时,考生及家长一定要主动与当地教育部门或学校联系求证。不要随意透露家人姓名,电话,职业等相关信息,坚持做到不透露,不相信,不转账。

2.提前查询考分

高考结束后,不法分子会通过伪基站群发短信,称可查询高考成绩,并附有一个网址链接。不少考生收到此类信息后,便会迫不及待点开网址链接,然后手机便会被偷偷植入盗取网银的木马软件。还有的不法分子会直接开价,要求家长及考生支付一定数额即可查询分数,收款后骗子逃之夭夭。

警方提醒:

考生和家长务必通过正规渠道进行分数查询。

3.篡改考生志愿

对于寒窗苦读多年的考生来说,自己原本慎重填写的志愿被他人篡改,这会是件让人难以接受的事情。

警方提醒:

广大考生要提高防范意识,妥善保管密码,不要委托他人进行网上信息查询或信息登记操作;志愿必须由本人填报,任何部门、学校、个人无权要求考生提供登录密码或代替考生填报志愿。更不要轻信所谓“二哥”可以代报考生志愿。

三、录取阶段所谓可以找关系“补录”绝对不能信!

1.谎称有“内部指标”

不法分子通常把自己装扮成某高校的招生负责人或招生办工作人员,或吹嘘自己神通广大,有“特殊关系”,可以弄到高校招生的内部指标。更有甚者称高考成绩低于专科录取分数线,也可帮忙考生达到想要的志愿。

警方提醒:

正规的招生录取不会产生任何附加费用,凡是需要收取保证金、录取费、指标费的“招生指标”,一律不能相信。

2.利用“特长生”名义的加分

在高考录取过程中,录取分数线严格限定了考生能否被录取,而高考特长生的加分相关部门也有具体规定。一些不法分子正是用“特长生”可以加分为诱饵,声称自己可以通过关系将考生以特长生的名义“办进”高校,以提供“特长生”资格证书的名义骗取家长钱财。

警方提醒:

规的高考加分项,大多数在考前完成,且会在相关网站进行公示。

3.“录取通知”有陷阱

一些诈骗分子通过非法获取考生信息, 仿照招生学校网址制作假网页发布虚假录取信息,寄假的录取通知书,让考生将学费、教材费等费用打入其指定的银行账户进行诈骗。

警方提醒:

生在收到录取通知书时,要通过正规的高考招生办查询自己的录取信息,或者通过报考的院校核实录取情况,核实清楚后再汇款,谨防上当受骗。

4. 出国留学别踩坑

一些非法中介机构虚构和国外高校有合作关系,吹嘘自己能够“走后门”,通过虚构关系骗取考生和家长的信任,以此诈骗钱财。广大学生和家长要通过正规渠道咨询、办理出国留学事宜,不能盲目相信所谓的“快速办理留学”广告,在缴纳费用时一定要谨慎,不要被所谓的优惠折扣蒙蔽了双眼,切实提高反诈意识。

四、假期阶段在家需要注意什么假期阶段在家须注意什么?

1.贷款类诈骗

不法分子通过开设网站、推广APP、发送手机短信、散布小卡片等途径发布“无抵押贷款”“低息贷款”“免息贷款”等贷款信息,待考生与其联系后,便谎称可以无抵押无担保贷款,并且以较低的利率申请到贷款取得考生及家长信任,再诱骗考生和家长通过银行转账形式预付利息、保证金、保险费等费用,从而达到诈骗目的。

警方提醒:

贷款应选择正规金融机构,不要轻信陌生电话及网络贷款信息,不要随意在网上留下联系方式等个人资料,更不可轻易给对方转款。

2.刷单兼职诈骗

暑假期间,不少同学会选择兼职勤工俭学。“网上刷单”足不出户就能赚大钱?往往能吸引到不少学生。警方提醒,“刷单兼职”十有八九都是骗局,诈骗分子一开始往往给一些报酬,待事主深信不疑后,诱骗其不断刷单,不再返还本金和报酬。

警方提醒:

不要有“贪图小便宜”“轻轻松松赚大钱”的心理,不要轻信所谓的高额回报,不要轻易点击陌生链接。

3.机票退改签诈骗

假期开始后,许多同学会出去旅游放松一下,一旦收到“飞机故障、行程延误或取消,需要拨打退票电话进行改签或退票”时,就要小心了,这很可能是诈骗分子设下的“圈套”,一旦按照短信中的联系方式退改签,很可能被骗输入“验证码”,将自己卡内的钱转给骗子。

警方提醒:

当考生或家长接到航空公司短信或电话称航班已取消时,万万不要拨打短信上提供的电话和点击所谓网址链接。应登录航空公司官网或拨打官方客服电话查询。

4.网购退款诈骗

诈骗分子在非法获取网购买家信息后,以商品有问题,需退款给事主来联系事主,事主需要按其要求支付相关费用才能激活退款的手法进行诈骗。更有甚者,诈骗分子利用被诈骗对象对网络借贷的陌生,诱使买家进入网络借贷平台,在诈骗分子的不断指引下,一步步从网贷平台上借出现金并转账给诈骗分子。

警方提醒:

切不可轻信陌生电话、短信及网上信息,凡是接到陌生人要求退款、转账或汇款的电话或短信,在没有核实情况之前,千万不要透漏自己的银行卡或淘宝账号和密码等私人信息,更不要按照对方发送的所谓网页链接地址进行操作。

5.平台类诈骗

不法分子以某证券或投资公司名义通过互联网、电话、短信等方式,散布虚假个股内幕信息吸引加入微信群、QQ群等社交平台,获取受害人信任后,再诱导受害人在嫌疑人搭建设立的虚假恒指、贵金属、虚拟外币等期货、现货交易平台进行交易,引诱受害人进入虚假的交易平台,通过虚假注资、人为操控市场行情的方式,使受害人在交易平台内大额亏损、爆仓,或者通过技术手段修改后台数据,制造受害人盈利假象,骗取受害人的信任,以达到大额获利的目的。

警方提醒:

购买投资理财产品或参与投资等,一定要通过正规的机构、正规的渠道,可以在证监会、期货业协会等官方网站了解其资质或实地查看情况。千万不要迷信所谓的“内幕消息”“专家大师”“权威发布”,背后往往隐藏各种利益和骗局。切勿盲目加入任何未经核实的投资理财推荐群、交流群,这有可能是预设的骗局,很容易让人落入圈套。广大投资者如发现被骗后,建议立即报警求助,不要心存幻想,不要因为犯罪分子的花言巧语追加投资,以免越陷越深,遭受更大损失。

05 

防范措施

1.如何防范涉高考诈骗,提高防骗能力,关键要做到不偏听、不轻信。对家庭而言,高考查分、报志愿、录取结果等关键信息,一定要认准各省区市教育考试院、权威媒体等发布渠道。

2.切忌因一时的焦虑和冲动,被侥幸心理蒙蔽,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填报志愿、查询录取结果,均应通过权威平台,借助学校官方渠道核实录取通知书的真伪,不被骗子趁虚而入。

3.除个人提高防骗意识外,有关部门也应积极行动起来,及时公布查分、招录权威信息,通过媒体加强反诈骗宣传,让公平、公正、公开的阳光高考理念深入人心。

4.所有的骗局都围绕一个“钱”字,凡收到涉及钱财的电话、短信时考生及家长一定要高度警惕,多一份用心,多一处求证,不要着了骗子的道。


 


信息来源: 梁山县公安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