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 2025-04-18 16:11
浏览次数:
县发改局推动对上争取实现新突破。一是立足实际抓争取。立足县域专用汽车、稀土新材料、教育服务、港航物流等主导产业集群集聚式发展实际,精准研判当前县域经济发展态势,明确抢抓争取国家新型城镇化试点契机、着力争取中央预算内以工代赈项目资金思路,推动县域城镇化工作迈上新台阶、产业发展实现新突破。二是高效精准抓争取。积极发挥政策研究(对上争取)专班牵头抓总职能,组织重点行业主管部门第一时间对中央、省政策文件进行研究,赴省进京摸清国家新型城镇化试点基本情况,理清我县争取试点的思路和步骤。剖析以工代赈具体支持方向,指导乡镇做好常规类以工代赈及配套重点工程以工代赈项目申报准备。在接到申报通知的第一时间,快速部署,明确我县行动方案,高效精准起草申报材料,积极对上沟通协调,掌握争取主动权。三是凝聚合力抓争取。实行县领导包保、发改部门牵头、多个部门协同的工作机制,先后20余次赴国家、省相关部门进行专题汇报,争取最大支持。紧盯申报事前、事中、事后各环节,提高材料编制质效,及时跟进评审动向,统筹各方资源查缺补漏。目前,梁山县已成功入选国家新型城镇化试点县,2个以工代赈项目争取中央预算资金1400万元,居全市第1位。(张 杰)
县行政审批服务局上线AI客服,打造高效服务新范式。一是多场景智能辅助,提升服务质效。智能匹配企业开办、工程建设、社保医保等多领域政务服务场景,实现800余项高频事项、10000余条标准化问题知识库、400条一件事服务场景、110余条惠企政策的“面对面”问答。同时,建立动态维护机制,每月根据企业、群众需求增补热点问题,为知识库“充电扩容”。二是精准智能问答,实现极速响应。对接“DeepSeek-V3”大模型,每日200+次“问答实战”,构建“政策解读-语义分析-智能训练”闭环系统,语音识别率达98%,方言理解准确率超95%,复杂问题解析准确率提升至96%,支撑高频事项“秒级响应”,政策更新同步时效压缩至2小时内。三是多端同步上线,打造服务闭环。实现线上线下多端布局,线上,在山东政务服务网梁山站点和“美丽梁山—优梁办”微信公众号(优梁办小程序)开设服务端口,为群众和企业提供7×24小时“不打烊”服务;线下,在实体政务大厅设置“梁小优”智能互动屏,办事群众可直接与智能助手对话,获取即时引导与解答,日均服务超300人次。(岳萍萍、王 晴)
县卫健局多措并举筑牢健康防线。一是数智赋能织密“云监管”网络。以医疗废物监管、餐饮具消毒等民生关切领域为重点,创新打造“智慧卫监”新模式。目前,已在多家医疗机构医疗废物暂存点和餐饮具集中消毒企业安装在线监控系统,实行24小时监控,实现全过程、各环节“电子眼”全覆盖记录。同时,卫生监督员可通过平台实时查看医疗废物、餐饮具消毒过程等处置情况。二是联动执法形成治理新机制。深化“打击非法行医”专项行动,联合公安、市场监管等部门开展拉网式排查,查处无证行医、超范围执业等违法行为7起,行政处罚案件办结率100%。推进民营医疗机构突出问题整治,针对执业资质、诊疗行为、医疗广告等关键环节,完成22家民营医疗机构全覆盖检查,下达整改意见书8份。三是普法宣教提升监管效能。举办5期卫生监督执法能力提升“线上+线下”双线融合培训,累计培训执法人员200人次,执法水平得到显著提升。依托卫生法制宣传活动,利用多种渠道向社会公众普及卫生法律法规知识,共发放宣传资料2246份,不断增强群众自我保护意识和监督意识。(王美君)
马营镇综合施策打好环保“组合拳”。一是机制创新强监管。镇党委牵头成立“绿水青山”环保领导小组,整合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综合执法大队及15个行政村力量,构建“镇村联动、网格覆盖”监管体系。设置环保网格员32名,划分16个责任片区,建立“日巡查、周调度、月考评”机制,累计排查整改扬尘、污水等问题40余项。实施“智慧环保”项目,安装在线监测设备15套,实时监控重点企业排污数据,确保达标率100%。二是源头治理提质效。推进“三清三改”专项行动,疏浚河道12公里,清理垃圾300余吨,拆除违建7处,整治后河道水质达标率提升至90%。推广“种养循环”模式,引导养殖场配套沼气池,粪污资源化利用率达95%,带动周边50余户农户发展生态种植,促进农户增收。三是宣教联动树新风。创新“环保课堂+实践”模式,开展“生态马营”主题宣讲、垃圾分类培训等活动,覆盖群众3000余人次。组建环保志愿服务队8支,每周开展河道保洁、植树护绿等活动,累计清理垃圾死角60处,发放宣传手册2000份,推动环保理念深入人心,营造共建共享生态家园浓厚氛围。(王 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