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 2025-08-26 10:56
浏览次数:
黄河新苑社区为山东省济宁市梁山县小路口镇滩区迁建社区,共安置菜园村、马岔河村、李岔河村等12个村,惠及群众3920户,11350人,总投资约17亿元,总规划用地68.07公顷,总建筑面积75.17万平方米,设计多层住宅楼170栋(含4栋教师周转房),小高层住宅楼28栋。规划商业建筑16栋,老年日间照料中心1栋,农贸市场1处,建设社区服务中心2座、幼儿园一处、小学一处,地上停车位5318个。社区党委下设10个网格,党员342人。近年来,社区党委坚持党建引领,以民生为根本,创新建立“四聚四提十二个坚持”工作法,助推迁建社区全面发展,全力构建富强、文明、和谐、美丽迁建社区省级模板。黄河新苑社区先后荣获山东省首批青春社区、山东省基层老年教育示范校、山东省社会科学普及示范村、山东省第九批全省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山东省首批乡村博物馆、济宁市最美志愿服务社区、济宁市乡村博物馆、济宁市少先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等荣誉称号。
二、凝聚多方合力,丰富服务供给,增强群众福祉
(一)用好“物业”队伍,加深红色印记。引导社区内村“两委”成员、退休村干部等红色力量加入物业管理队伍,逐步建成一支红色物业服务管理队伍。发挥物业服务最大效能,明确以服务换绩效要求,制定物业管理考核办法,除物业分内工作外,鼓励其参与社区居民核酸检测、政策宣传等工作。
(二)用好志愿队伍,强化红色指引。按照一村一队伍要求,以村党支部为单位组建志愿服务队,优先吸纳具有特长的群众,定岗定责,持证上岗,逐步建立志愿者和服务对象的联络网格,做好定向服务、按需服务。依托黄河新苑党群服务中心这一阵地,成立志愿者服务站,为各级志愿服务队伍搭建活动平台,签订定向服务协议,社区党委按照群众集中要求,向志愿队伍要服务。鼓励企业履行社会责任,进社区、搞招聘、做帮扶,助力社区群众安居乐业。
(三)用好群团队伍,夯实红色底蕴。坚持“党旗所指、群团所向”,发挥县、镇两级群团作用,精准化对接社区治理专题、服务专题,以活动为抓手,当好党委助手。以群团组织建设为抓手,以服务群众为目的,做好社区党群服务中心亲子驿站、科普展等品牌建设。
(四)用好代表队伍,找准红色助手。用好“两代表一委员”队伍,发挥各行各业代表委员助力作用,让代表们进社区、有专题、搞服务,不断丰富拓展体察民情、畅通民情的渠道。高标准打造“两代表一委员”工作联络室,拓展服务模式、建立联动模式、完善工作室模式,切实搭建起知党情、听民意、解民忧、促发展的新平台。
(五)用好专业队伍,优化红色服务。依托社区服务中心,协调政府派驻部门集中办公,为居民提供户口登记、社会保险、就业培训、低保优抚、法律援助等“一站式”服务。以楼栋为单位,实时收集民情民意,对燃气使用、消防安全等生产生活集中问题找准部门定位,及时对接上级部门,发挥县乡联动服务作用。组建网格微信群、楼栋微信群、党支部微信群等,畅通居民意见反馈渠道。以技术为支撑,逐步建立群众诉求接诉、派单、办理、考评等全流程闭环管理模式。
(六)用好自治队伍,搭建红色舞台。分类探索村民代表议事会、村民监督委员会、小区议事会、党员楼栋长等做法,通过问题征集、决策、办理、监督等居民议事协商方式,发挥村规民约作用,做到“一事一议”,矛盾不出社区。结合群众喜好,搭建文化服务平台,发动有文艺特长、有活动热情、有组织能力的居民骨干带头,组建广场舞队、秧歌舞队等10余支群众文化队伍,并积极对接上级给予培训支持。契合环境卫生整治、美丽庭院等活动,组织各网格单元参加活动,引导群众积极参与,激发群众自治的主动性。
三、聚焦全面服务,推动成果落地,实现共建共享
(一)建设一个基地。围绕滩区迁建社区,做实群众治理服务工作,创建滩区迁建社区治理精品工程,打造市、县对外新名片。契合红色文化、黄河文化、迁建文化,以省级项目标准要求,以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为主题,对黄河新苑党群服务中心社区进行高标准提升,从为民思维倒推建设需求,对黄河新苑社区服务中心进行硬件设施提升建设及社区内党建氛围营造,着力打造一个服务型、开放型的党建工作、教育、警示基地。
(二)打造一个亮点。通过示范引领带动,实现“一村一品”向“多村一品”“多村联动”的产业集群发展,形成规模化种植,实现“以点带面”的片区发展,促进产业格局由分散向集中、发展方式由粗放向集约、产业链条由单一向复合转变。通过迁建社区、现代农业示范区、家居产业园区“三区同建”,形成滩区土地高效利用、产业发展持续强劲、村民致富集体增收“共赢局面”,实现人民群众搬得出、稳得住、能发展、可致富的“共赢目标”。
(三)搭建一个平台。通过家居产业园、现代农业示范区的创建,为滩区群众提供1000余个就业岗位,通过沿街门市房让老年群体参与工艺品行业加工,拉动就业,灵活上班时间,方便接送孩子上下学。五是做实一个纽带。切实增强社区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真心实意帮助群众解决发展问题,努力提升群众获得感、满意度,进一步提升党在群众心目中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