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安山镇聚力人居环境巩固提升,点亮“安民山下”宜居底色

发布日期: 2025-09-18 17:18

浏览次数:

分享

一是分级分类,由点及面,推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推进;集中力量,重点突破”的工作原则,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分级管理制度,根据村庄基础设施、整治成效进行综合评判,对村庄进行分类管理。按照“示范一批、提升一批、攻坚一批”的总体思路,划分了三星9个、二星17个、三星12个,分类管理、梯次推进,切实发挥党支部书记的“领头雁”作用,带动广大群众积极投身于人居环境整治中,形成“全域抓提升、全员抓落实、一线抓推进”的良好局面。

二是抓住难点,突破瓶颈,开展农村人居环境薄弱村整治提升专项行动。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的重要指示批示,全面落实中央、省、市、县农村工作会议决策部署,学习借鉴浙江“千万工程”经验,为打造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增添靓丽底色,在全范围内开展薄弱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村庄专项行动。从全筛选出10个基础薄弱、人居环境较差的村,作为今年人居环境工作突破的重点,采取定期督导、阶段观摩、轮次提升等方式,以点带面全面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

三是全民参与,注重长效,推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一方面,推动农村人居环境“网格化”包保全覆盖,要求各村根据村庄的街巷分布,合理划分利于农村人居环境管理的网格,确定“街长”“巷长”,明确“街长”“巷长”的职责任务及联系电话,制作公示牌悬挂于街、巷明显位置,确保村庄环境整治无缝隙、无死角、全覆盖。另一方面,推行农村人居环境“信用+、“积分制”等工作方式方法。在硬件配套设施完善的基础上做好管理工作,将社会治理方式融入到人居环境整治工作中,充分调动群众参与人居环境整治的热情,在长效机制、发动群众融入上下狠功夫,彻底改变“政府干、群众看”的局面


信息来源: 梁山县小安山镇人民政府